N海都记者 林养东 通讯员 徐海丰
海都讯 仙游县钟山镇一片50亩的大棚上,1800多块太阳能光伏板整齐划一地排列着,光伏板下面,大棚里的水培西红柿茁壮成长。西林村农民老谢和几位村民一起,正在“光伏大棚”里管理西红柿苗。
老谢今年51岁,之前一直在自家屋后的山坡上种豆。自从光伏发电站落户村里,他就成了光伏基地的一名农业工人,除了土地流转费,每月还有2000多元工资,比起在外打工,既稳定又可以照顾家里。
仙游鲜然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辰一说,他是福州人,也是钟山镇的一名女婿,2013年,在福州从事农业生产时,他就开始采取“大棚+光伏”的发展模式,而且收效明显,也成了光伏厂家培训的一个成功案例。四年后,他带着这些技术和经验来到钟山开发农业,并向供电公司申请建设光伏电站。
去年11月,国网仙游县供电公司帮助鲜然公司架起了光伏大棚,光伏板用钢架支撑,离地面2米到5米,光伏板上发电,板下水培,自动喷灌、保温等设备一应俱全,实现土地立体化增值利用。
负责该项目的国网仙游县供电公司客户经理陈伯将介绍说,每块光伏板日均发0.8千瓦时电,整个光伏大棚基地相当于一个550千瓦的发电站,一年能发电52万千瓦时,相当于年减少煤炭使用量200多吨,减少烟尘140多吨、二氧化碳500多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