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A06版:有医说医
3上一版  下一版4
 
酷娃开“敞篷车”去手术
耳背不当回事 依伯差点老年痴呆
医生沿路“看相”认出三个病人
开学季,注意防控发热疫情
新闻搜索:

3上一期 版面导航
3上一篇  下一篇4 2019年3月1日 放大 缩小 默认        

耳背不当回事 依伯差点老年痴呆
“三高”人群不断增多,老年性耳聋患者渐趋年轻化;医生提醒,多与人说话交流,多接受语音信息刺激,有助于延缓听力下降
﹃海都有医说医﹄

二维码

N海都记者 夏雨晴 通讯员 宁宇

海都讯 年纪大了,耳朵也越来越不好使,福州70岁的刘依伯并不当一回事,整天闷头在家看书,不爱和人说话。不久前,他被诊断为双耳重度耳聋。医生表示,老人听力下降,如果拖太久时间不就医,很可能因为接受外界声音刺激太少,导致大脑言语识别能力的降低,而步入痴呆。

听力下降多年,渐渐听不懂“人话”

海都记者了解到,刘依伯退休前是文化工作者,很爱跟人谈天说地。几年前退休后,他发现自己的听力有些下降,经常听不到电话响,也没怎么放在心上。

因为耳朵不好使,刘依伯嗓门变得特别大,有些人为此常常开他的玩笑,让他很不开心。

他开始变得很少和人交流,经常闷头在家里看书、养花。时间久了,他发现世界越来越“安静”。

不久前,刘依伯觉得耳边总是传来“嗡嗡”的耳鸣声,影响到睡眠,而且小辈提高嗓门和自己说话,虽然能听见声音,却听不清楚他们在说什么。

福建省立医院耳鼻喉科的医生给刘依伯做了检查,发现他的双耳已经重度耳聋,确诊为老年性耳聋和耳鸣。而且因为时间拖得太久,刘依伯的听力难以通过药物恢复,只能安装助听器来解决。

“三高”老人,更容易耳鸣耳聋

省立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王一红介绍,一般情况下,有血管病变、血管狭窄的老人更容易出现老年性耳聋。有高血压、糖尿病的老人更容易影响听力。而随着“三高”人群不

断增多,出现老年性耳聋的患者越来越年轻化。

“太久听不见声音,没有语音刺激,大脑皮层言语识别的通路就会退化,更容易形成痴呆。”王主任提醒,老年性耳聋的治疗效果是很有限的,但因为年龄增长而导致的听力下降,可以预防、延缓。老人在控制好“三高”的情况下,戒烟戒酒,调整好整体状态,保证睡眠和情绪稳定,加强体育锻炼,退休了不要躲在家里,而应该常常出门与人说话、交流,多接受外界语音信息的刺激。如果出现明显的听力下降,要及时到医院就医检查,越早就医越容易保住听力。

本周六省立专家义诊 海都全程网络直播

3月2日(本周六)下午3:30—5:30,海都报携手多位耳鼻喉科专家,在省立医院5号楼5楼会议室,开展“海都名医讲堂·爱耳日义诊”活动。

此次义诊的专家团队,包括省立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、福建省老年医院(省立医院北院)副院长叶青,省立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王一红,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陈娟、王晓燕,耳鼻喉科听力师郭浩伟。

市民可关注海都健康公众号“海都有医说医”,发送“耳朵义诊+姓名+手机号码+人数”报名。不熟悉手机操作的市民也可来现场。

义诊现场,海都送出20个免费纯音听力测试的名额。需要的患者,扫描本文二维码,关注海都健康公众号“海都有医说医”后,发送“免费测听力+姓名+手机号码”报名。名额有限,我们将以留言先后顺序录取。抢到名额的市民,我们将发送“获得免费听力测试名额”的短信,并电话与您确认。

专家讲座,海都也将进行全程网络直播,直播通道将于周六上午在“海都有医说医”公众号上推送。

3上一篇  下一篇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