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渔人
背景1:“马尾沿山西路,一下雨全都是厚泥浆,根本无法走,严重影响出行。”昨日,福州马尾区市民向海都报反映,马尾沿山西路施工一年半仍未完工,雨天泥泞晴天扬尘,半年来多次投诉无果。(详见本报今日A04版)
背景2:福州连江路50米人行道,修了5个月未完工,过往行人及学生只能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行走,还会被挤到机动车道上。(详见本报今日A53版)
小到50米长的人行道,大到斥资上亿的道路工程,似乎都犯上了“拖延症”,一拖就是几个月,黄泥路、半拉子路,令沿线居民、过往行人叫苦不迭。
连江路的施工单位给出的理由是,为了节约成本,想将大小路段合并施工。可令人不解的是,这分明就是两段路,成本节约在哪里?节约下来的成本,能弥补市民几个月来的行路难吗?而马尾沿山西路的施工拖延,则出在了利益协调上。偌大的工程工期延误,几根电线杆居然也是“拦路虎”之一。说到底,还是相关单位缺乏以民为本的执政态度。
修路、建路,是城市发展的一部分,也必然会给市民带来不便,但最为老百姓诟病的,恐怕就是施工中衍生出的各种问题,比如半拉子工程、修路变马拉松、道路隔三差五开膛破肚等等。福州这几年由于修建地铁,市民深受交通拥堵之困扰,在这样的大背景下,各种道路施工更应多一点民生视角。比如福州有的道路在施工中,就能做到选在夜间施工,以避免扰民。有的道路,能在围挡上说明施工延误的理由,给老百姓一个交代。而在发达国家,比如日本,更有工作人员不停地向行人鞠躬并示意靠边走。
施工拖延,固然原因纷繁复杂,但若反复出现,暴露的就是城市管理的短板。希望有关部门能多一些制度完善,多一点民生关怀,不要轻易就为“拖延症”找借口。